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文化研讨大会

yibin 2018-12-23 新闻资讯 904 0

一篇题为“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”,公号“Spenser的二次学习日记”,作者Spenser。
这篇讲述创业公司有多难对人要求有多高的文章,7月22日21点发出,次日午间阅读量已过十万加。

还有一篇文章,题为“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”,公号“野狼大势”,自称由野狼编辑部原创,但这篇文章大部分内容来自于对《经济学人》一篇“China's Middle Class”的编译,夹杂着野狼编辑部自己的些许观点。

这篇文章于22日下午2点推出,次日午间访问量同样十万加。(后来被删除,不过颇有些公号又在那里推出,微信中能搜到同名文章若干)这两篇东西,结合起来看,是很有些意思的。

创业门槛的确是相当低了。
以前可能还需要一些资金,懂一点代码,才能进行互联网创业,到了今天,一个人单枪匹马就可以开始创业:只要你会写字。
我和朋友们在交流的时候,提到这样的看法:微信极大地降低了互联网创业的门槛,使得全然不懂程序代码的文科生,也可以大批成为互联网行业的创始人(founder)。

这就是所谓“内容创业”的驱动力之一。
政府也在鼓吹创业,各地都有支持创业的政策,这里有安排就业的小算盘,也有借助创业来推动产业转型的大算盘。
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全部。
在我看来,有一项更重要的因素:恐惧。
正是因为恐惧,才会投身到其实都明白的“创业维艰”。
这已经和赌博差不多了。

类似“没事别想不开去创业公司”这样的文章很多。
无非就是:创业非常艰难,创业公司的风险系数很大,无论是自行创业还是加入创业公司,素质要求极高。
类似“节节败退的中产阶级”这样的文章也很多。
无非就是:经济并不好,房价是天文数字,还有各种各样除却经济以外的因素,促发了太多中产们的移民念头。
不过,如果把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看,就是很明显的一因一果。
正是因为对未来的极大担忧,才推动大批的人投身九死一生的创业,以期辛苦七八年,安稳一辈子。
这里面绝大多数人,我以为,够得上“知识阶层”——大多数人都受过至少大专层面的高等教育。
这当然就是“搏一记”的想法。

猜你喜欢

发表评论

发表评论:

扫描二维码

手机扫一扫添加微信

000-12345678 扫描微信 48846110409142468

最新更新提示

黑金版已更新至【V2.1.6】版

调整优化主题配置样式;
调整首页模块标题样式;
优化首页关于我们模块内容样式,
修复在纯英文状态下不自动换行的问题;
调整文章页及标签页自带seo标题规则;
优化精简列表代码。


已购买用户可以联系我获取最新主题包

升级购买咨询查看更新详情